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长安县 > 长安县旅游 > 2月乘用车批发量有望同比增117五股

2月乘用车批发量有望同比增117五股

发布时间:2025/1/15 10:53:09
2月乘用车批发量有望同比增11.7%整体产业链或将企稳复苏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与威尔森联合预测,年2月整体乘用车市场批发量预计为万辆,同比增长11.7%。华鑫证券杨靖磊认为,年我国汽车行业有望实现弱复苏,未来在行业销量逐渐企稳的背景下,具备技术、资金、研发、品牌等综合优势的龙头企业销量有望不断逆势增长。公司方面,长安汽车去年12月销量19.4万辆,同比增31%;博敏电子车载用PCB及下游大功率与电控领域的延展在国内领先。长安汽车:加减法经营举措落地,业绩拐点在即长安汽车研究机构:光大证券分析师:邵将撰写日期:-12-18“做加减法“拉开公司第三次创业大幕年公司发布“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战略”,提出“做加法减法”经营思路:“做加法”即聚焦核心品牌(长安牌、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做减法”即混改/剥离亏损业务板块(江铃控股、新能源汽车业务等)。新品周期兑现,“加法”效果显现年长安品牌架构梳理完成,自主品牌迎来新一轮车型周期。年9月CS75plus上市后即热销。CS75系列11月合计销量2.7万辆,跃居11月SUV销量第二名。CS35系列11月销量1.6万辆,位居小型SUV销量第一。后续随着CS55plus、逸动plus和基于全新平台开发的车型上市,年有望成为自主品牌产品大年。年长安福特将导入多款全新车型:锐际、探险者和林肯两款车型。相比过去产品周期,本轮新品周期的特点是以高ASP车型为主,整体单车利润或有所改善。长安马自达年将导入新车CX-30和SKYACTIV-X发动机,叠加19Q4已上市的新马自达3,公司销量有望同比改善。江铃控股、新能源汽车子公司率先“做减法”年公司完成江铃控股的混改,新能源子公司引入战投增资扩股初步确立。“做减法”可以有效降低亏损业务对公司的业绩影响,并借助战略资本改善子公司经营情况。年公司或将通过出售CAPSA股权、轻型车事业部实施混改等方式继续“做减法”。维持公司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随着“加减法”措施逐步落地,公司基本面改善,业绩和估值有望修复。公司公告新能源汽车子公司增资事项或将产生22.91亿元非经常性收益。考虑后续流程进度,预计此非经收益大概率计入年业绩。我们维持公司19~21年归母净利润-1.8/34.6/48.7亿元,对应EPS-0.04/0.72/1.01元的预测(若年计入上述非经常性收益,公司归母净利润有望增厚至57.2亿元,对应EPS为1.19元),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汽车市场复苏不及预期;2.市场竞争加剧,新品销售不及预期。广汽集团:自主品牌盈利承压,日系合资企业贡献稳定投资收益广汽集团研究机构:广发证券分析师:张乐,闫俊刚,邓崇静,刘智琪,李爽撰写日期:-09-05受主动去库存影响上半年业绩同比降29%,合资企业投资收益同比微降根据财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5亿元,同比下降23.8%,归母净利润49.2亿元,同比下降28.9%,合营联营企业投资收益48.7亿元,同比微降1.6%;其中Q2实现营收.8亿元,同比下降21.2%,归母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29.4%,合营联营企业投资收益23.2亿元,同比下降7.6%。根据财报披露,上半年公司广本广丰盈利增加,广菲克、广三菱盈利减少。降价促销致毛利率大幅下降,销售费用管控加强。公司上半年毛利率9.1%,同比下降13.2pct,其中Q2毛利率5.8%,同环比均下降明显,主要受降价促销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18年下半年主力车型官降,二是19年上半年国五车型降价促销。费用率方面,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1%/7.2%/0.2%,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约1.7pct,主要与物流费等随业务量下降相应减少及广宣费节减所致,管理/财务费用率有所上升。自主品牌盈利仍有待恢复,日系合资企业仍表现不错公司上半年营收业绩同比下降主要受自主品牌广汽乘用车销量下滑影响,根据产销快报,上半年广汽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18.7万辆,同比下降30.3%,在促销去库存带动下上半年广汽乘用车终端销量同比增长2.1%。公司管理层组织机构改革重点强化自主品牌经营效率,更好发挥协同效应。合资企业广本、广丰销量增长稳定性高,仍然是公司投资收益的主要贡献点,上半年广本、广丰分别累计批发销量39.4万辆、31.1万辆,同比增长16.4%、21.9%;上半年广本、广丰实现营收.0亿元、.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3%、20.6%。投资建议公司主力合资品牌增长稳定性高,持续贡献投资收益,自主品牌短期业绩承压,伴随产能和新车型逐步投放,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恢复。我们预计公司19-21年EPS为0.86/0.98/1.10元/股,当前股价对应A股PE为13.7/11.9/10.6倍。结合公司历史估值水平,我们给予A股年13倍PE,合理价值为12.7元人民币/股;考虑A/H股溢价情况,给予H股9倍PE,合理价值为9.6港元/股,维持A/H股“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下降;乘用车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新车销量不及预期。长城汽车:控制库存备战、高端皮卡为国产正名长城汽车研究机构:平安证券分析师:曹群海,王德安撰写日期:-12-月销量同比负增长源于保守库存策略,终端销量估计继续跑赢行业:公司11月销量同比-13.1%,表现预计差于行业,主要是由于公司控制库存,提前备战年淡季及为车型改款换代做准备,其中哈弗H2、哈弗H4等车型都实施了较为保守的库存策略,而哈弗H6销量环比基本持平,与过去几年哈弗H6年末大幅冲量表现大相径庭,有意控制终端高盈利车型库存余量。预计公司11月终端销量(不含出口)增速约为+10~20%,年同期加库存4.7万,估计年库存增加值大幅减少,目前库存水平低于行业,预计再经历12月旺季库存去化,公司的库销比有望继续降低,年轻装上阵。高盈利高端皮卡蝉联月销冠军,高盈利SUV销量稳健:11月皮卡销量同比大幅增加39.4%,其中高端皮卡炮销量突破台,蝉联高端皮卡销量冠军,其打开乘用车皮卡蓝海市场,拥有极高的盈利能力,公司皮卡年销量剑指20万台,炮将贡献绝大部分增量。高盈利车型F7月销量依然稳定在1.4万台以上,哈弗H6销量稳定在4万台以上,两款车型由于F+H系列渠道改革,形成1+1大于2的效果。短期看产品线继续梳理,长期看龙头潜力显著。针对目前市场担忧的上半年公司产品不足问题,我们认为无须悲观,短期公司产品线将会继续梳理,紧凑型产品线之下的2~5系列产品相比其竞品1万+的月销潜力巨大,伴随进一步渠道分裂式扩张和产品内饰更改,行业3-4线城市消费复苏,其年月销会进一步提高,不乏出现月销1万车型的可能。长期看高盈利车型皮卡炮新车上市打开皮卡份额提升之路,年全新平台使得SUV产品力再上台阶,WEY品牌价值凸显,规模效应增强后公司产品品类有望从SUV进一步扩张,乘用车自主龙头潜力显著。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多品类策略+新品周期正在逐步兑现,看好未来发展。维持业绩预测,预计-年EPS分别为0.55、0.94、1.27元,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1)乘用车市场不及预期风险,乘用车行业由于行业透支效应仍然存在,行业增速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2)SUV竞争格局恶化风险,合资品牌SUV价格下探,车型密集推出,恐对自主品牌10-15万价格区间SUV造成压力。3)双积分不达标风险,公司新能源起步较晚,由于产品结构原因油耗积分达标压力较大,双积分存在不达标风险。中国重汽:风雨六十载,改革再出发中国重汽研究机构:华金证券分析师:林帆撰写日期:-01-21不忘初心,终成重卡行业翘楚。中国重汽集团前身为成立于年的济南汽车制造厂,旗下重卡业务中国重汽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于年在深交所上市,年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年9月,山东重工成为中国重汽集团控股股东,A股上市公司中国重汽成为山东重工的二级子公司,但控股仍为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不变。成立60多年以来,公司一直从事卡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重卡销量稳居全国前三甲。年中国重汽集团重卡总销量19.1万辆,同比增长0.64%;市场占比约16.3%,排名第三,是国内重卡企业龙头之一。改革再出发,中长期空间开启。年9月谭旭光接任董事长后,进行了降本增效、组织机构调整、人员优化等一系列改革。年9月中国重汽集团股权划归山东重工,有利于管理的加强。改革的实施和管理的加强,有望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对比同类企业,公司净利润率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重汽净利润率3.8%,潍柴动力净利润率7.4%)。“3个20万战略目标”提出年前公司重卡销量为20万辆,未来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重卡行业高景气度有望维持。年重卡销量.4万辆,同比增长2.6%,再创历史新高。中长期来看,各地“蓝天保卫战”的打响将加速国三与国四重卡的淘汰与更新(根据方得网统计,不能升级到国六排放标准,需要在年底前淘汰重卡约万辆),以及“无锡断桥”事件后全国治理超载的深化,预计年重卡年销量中枢在万辆左右,较年不会出现大幅回落(-2.0%),行业仍可维持较高景气度。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年至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89元、2.19元和2.87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6.4%、19.0%和21.6%。维持公司“买入-A”投资评级。风险提示:重卡行业产销量增长低于预期;公司降本增效改革效果低于预期;上游原材料大幅上涨。比亚迪:电动车龙头地位稳固,短期受政策扰动大比亚迪研究机构:东吴证券分析师:曾朵红撰写日期:-08-28投资要点19H1净利润14.55亿,同比+.6%,基本符合预期:公司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4亿元,同比+14.84%;归母净利润14.55亿元,同比+.61%,位于业绩预告下限,基本符合预期;扣非净利润7.4亿元,同比+.98%。盈利能力看,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17.14%,同比+1.22pct。单季度看,19Q2营收.8亿元,同比增长8.39%,环比增长5.2%;归母净利润7.05亿元,同比增长87.12%,环比下降5.99%;盈利能力看,过渡期电动车补贴降低,2Q公司毛利率为15.34%,同比增加0.4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71个百分点。公司预告前3季度净利润15.55-17.55亿,同比增1.8%-14.9%,其中三季度净利润1-3亿,环比下滑57%-86%,低于预期,主要受3Q电动车减产及补贴下滑影响。电动车龙头地位稳固,但短期受退补影响较大。1H19年汽车业务营收.8亿元,同比增16.27%,营收占比54%,毛利率23.22%,同比+5.89pct。其中新能源车业务收入.5亿元,同比+38.8%,占集团收入41%。公司19上半年汽车销量为22.8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4.57万辆,同比增长94.5%,市占率提升至24%左右。1)乘用车:4Q18-1Q19抢装透支需求,2Q环比略微下滑,增长主要依赖新车型。1H电动车乘用车销14.08万,其中2Q为6.95万辆,环比降2.3%。2Q公司网约车主打车型e5销量为1.16万辆,环比减少辆,较4Q18高峰期减少近辆;2Q增量主要来自新车型,如唐EV,宋Max,e1,S2,秦Pro等。2)商用车:客车放缓,泥头车放量。1H商用车销量为0.49万辆,同比增35.4%。客车1H销量为0.18万辆,同比下滑49%,国内市场份额降至6%;泥头车和专用车销量为0.4万辆,同比大增倍。动力电池市占率有所提升,并加速分拆。1H19电池装机7.4gwh,同比增%,市占率24.5%,较18全年提升4.5pct。其中三元5.7gwh,同比增%,乘用车基本转为三元;铁锂为1.7gwh,同比增36%,主要由泥头车拉动。7月由于商用车下滑,装机0.58gwh,市占率下滑至23%。电子业务盈利大幅下滑,光伏业务仍亏损。公司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1H19营收44.5亿,同比降1.6%,占比7.2%,预计仍亏损4亿左右。1H费用率下滑1.15pct,2Q财务费用大幅下滑,但投资收益亏损3亿。应付减少,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流出扩大。上半年,公司三费合计83.2亿元,同比增长44.88%,费用率为13.38%,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14.53亿元,同比增加8.65%。应付账款为.6亿,较期初减少28%。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20.65亿,去年同期为-16.07亿。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19-21年归母净利润25.3/35.6/48.6亿,同比增长-9%/41%/36%,EPS为0.93/1.31/1.78元/股,对应PE为53x/37x/27x。考虑到公司是电动车龙头,平台新车型进展顺利,给予20年45倍PE,对应目标价59元,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降价幅度超预期、销量低于预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anxianzx.com/caxly/1624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