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长安县 > 长安县新闻 > 唐长安城才短短一百多年时间,却被攻陷七次

唐长安城才短短一百多年时间,却被攻陷七次

发布时间:2024/4/24 12:36:52

文丨小白

编辑/审核:梦溪

长安城有着悠久的建都史,尤其是长安见证着唐王朝的兴衰。但是自从玄宗以后,唐长安城先后七次被外敌攻陷,唐灭亡后,长安城也丧失往日辉煌。唐长安城到底为何被七次攻陷,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缘由?

其实长安被攻陷,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藩镇割据,地方节度使五次攻陷长安;二是宦官专权,吐蕃攻陷长安就和宦官程元振密不可分;三是唐朝府兵制的瓦解,长安兵力不足;四则是长安本身结构问题。

长安地理位置

01最重要原因:唐朝藩镇割据

首先,长安城被攻陷的最主要原因是藩镇割据。

唐玄宗时期,为镇守边疆,专门设立节度使管理地方,之后这一制度成为定制,地方节度使不断坐大。公元年,节度使安禄山攻陷长安,玄宗携带宗室匆忙西逃蜀中(今四川);公元年,泾原节度使姚令言攻陷长安,德宗李适逃亡乾县;公元年,凤翔(今宝鸡)节度使李茂贞迫使昭宗,避祸终南山……

从史料可以清楚看到,唐长安城被攻陷,和地方藩镇密切相关。节度使本来是为统治地方,却最终酿成祸患,不仅多次进攻长安,导致皇帝仓皇出逃,而且成为唐朝灭亡的主因之一。节度使自从安史之乱后,已经失去控制,就连皇帝也只能听任其摆布,无任何还手之力。因此,唐长安城被攻陷的主因就是藩镇割据,地方节度使权力太大,不断挑战皇权,面对诸如安禄山和李茂贞一类的节度使,皇帝也只能一再避让,不敢正面出击,这实是唐朝帝王的悲哀。

唐朝各藩镇形势图

02宦官专权

其次,长安被攻陷的另一原因则是宦官专权。

公元年,吐蕃联合党项、吐谷浑等部族进攻长安,太监程元振隐瞒不报,唐代宗李俶只得匆忙出走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公元年,太监田令孜从中调拨生事,导致节度使王重荣围攻长安,僖宗李儇出走凤翔。到了中晚唐时期,宦官李辅国、鱼朝恩、仇士良等人先后左右朝政,导致大唐江山不稳,也给外敌进攻长安提供契机。

可以说,唐朝的宦官专权严重,一方面造成江山不稳,给节度使带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宦官和节度使相勾结,里应外合,造成长安局势不稳。尤其是穆宗以后,唐朝宦官专权日益严重,先后有七位帝王都被宦官杀害。长安如此不稳,地方又怎会放过如此良好时机?因此,唐长安被攻陷的另一诱因和宦官专权有关,宦官不仅霍乱朝纲,而且和节度使相勾结,造成长安局势一次次紧张,皇帝迫不得已只能匆忙出逃保命,令人唏嘘不已。

柳公权《神策军碑》

03唐府兵制的瓦解以及长安结构

最后,因为府兵制的瓦解以及长安城结构,导致面对进攻难以抵抗。

唐朝前期,主要实行府兵制,皇帝居长安可以御令四方。府兵制瓦解后,唐朝实行募兵制,士兵工资和装备都需朝廷出资,士兵数量不得已随之减少。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玄宗时期长安共有禁军20万人,其中北衙15万,南衙五万。但节度使的部下却在不断增多。

随着时间推移,长安禁军数量越来越少,节度使部下却人力充沛,两者之间出现明显差距,长安禁军难以抵抗。再加上长安本身城墙过长,兵力难以全部布防,耗不起又守不住,皇帝也只有出逃一条路,毕竟国不可一日无主。不出逃就是彻底的失败,出逃还有一线生机。因此,府兵制的瓦解造成朝廷在军费方面的开支增大,开支增大又导致士兵人数减少,难以抵抗节度使的多次进攻,而且长安城墙又过长,有限兵力难以全部布防,雪上加霜,长安便唾手而得。

唐朝宿卫部队的府兵

综上所述,唐长城七次被攻陷的原因虽然有所不同,但却具有统一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藩镇割据,节度使实力远超唐中央,而且随着宦官专权,和节度使相勾结,攻陷长安难度减弱。长安城本身也是兵力不足,结构易攻难守,相攻陷简直是易如反掌。种种因素相叠加,导致长安多次危在旦夕。

很多时候,分析问题一定要多角度多视野看待,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自己能力够强大,取胜也是势在必得。纵使对手再强大无敌,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实践,逐渐拉小差距,直至战胜的那一刻。

—END—

参考资料:

1、《新唐书》

2、《旧唐书》

3、《唐六典》

(图片源于网络,以上是笔者的个人看法,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anxianzx.com/caxxw/1561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