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长安县 > 长安县历史 > 比京都更古老的日本城市,仿造大唐长安而建

比京都更古老的日本城市,仿造大唐长安而建

发布时间:2023/4/11 12:03:50
日本奈良街景

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游客出国旅行的首选目的地之一,这个国家不仅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发达的公共基础设施,还有着非常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日本都将中华文明视作学习的榜样,通过模仿和创新,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文明体系,由于日本对古迹和文化进行了非常好的保护,所以在这个国家,我们甚至能看到古代中华的影子。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座比京都更加古老的日本城市——奈良。

这是一座精致的小城

平城京的历史

公元八世纪,中华大地上的大唐帝国正处于最强盛的阶段,周边的小国无不为唐朝的辉煌文明而倾倒,很多国家都将唐朝的城市作为模板来进行模仿,而奈良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的日本天皇在号召全国全面学习中华文明的同时,选择将大唐都城——长安作为模板,来建设自己的首都。当然日本的国力无法与唐朝相比,所以这座复刻版的长安城大小仅有原版的约四分之一,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座城市的平面布局与长安几乎相同。

虽不拥挤,也不乏人气

这座微缩版的长安,被命名为平城京,也就是如今的奈良。平城京按照唐长安的布局,建立了条坊制度,整座城市的道路布局非常方正,并且在与长安城太极宫对应的位置(城内正北方)建立了天皇的宫殿——平城宫。平城京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座真正的大城市,在其作为都城的鼎盛时期,常住人口达二十万,而如今的奈良,这个数据不过也才三十万。平城京建成于公元年,其作为首都的时间却仅有八十多年,公元年,日本迁都平安京。

东大寺大佛殿正面

平城京的建立对日本来说非常不易,桓武天皇迁都的决定也非是心血来潮,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多方势力的斗争。在学习大唐文明的同时,来自印度的佛教也一并传入了日本,并且受到了从皇室到平民阶层的普遍接纳,平城京的佛教势力也越来越强大,僧院不仅汲取了大量社会资源,修建庞大而豪华的寺庙,还建立了僧兵武装,天皇的权力受到了严重挑战。为了减少佛教势力的影响,天皇不得不另起炉灶,迁都新址。

干净而冷清的坡道

失去首都身份的奈良,又变回了一座普通的城市,在历史的变迁中经历了战火与重生,最终成为了今天的模样,虽然平城京时代的城市轮廓已经逐渐模糊,但依旧留下了不少历史悠久的古迹。值得一提的是,有说法称奈良之所以能够在二战末期美军的轰炸中幸存,与我国建筑学泰斗梁思成的建议有关,但无论其是否属实,这座继承了大唐余韵的古都能够保留下这么多珍贵古迹,都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幸事。

略显狭窄的步行街

当代奈良概况

在今天的日本版图上,奈良二字既可代表一级行政区奈良县,也可代表奈良县的县厅所在地奈良市。奈良县位于本州岛中部的近畿平原,与经济高度发达的大阪府相邻,位于全县最北端的奈良市更是与大阪府、京都府近在咫尺,奈良市也是大阪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整个奈良县的人均GDP居然名列全日本倒数第一,甚至低于远离本土的冲绳县。

骑自行车的奈良市民

奈良县自然环境良好,气候优越,森林覆盖率非常高,全县支柱产业为林业、木材加工业、畜牧业以及纤维产品加工产业,这种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也极大地起到了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的作用,使得这些产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县厅所在地奈良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带来了旅游业、文化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奈良也成了京都之外,日本传统文化的又一张名片。虽然奈良的经济数据看似水平不高(相对于日本其他地区),也没有密集的高楼大厦,但这里的居住环境却非常舒适,没有堵车,也没什么污染,城外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城内随处可见野生动物,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随着中日两国间文化交流的进步,奈良这座与中华文明关系密切的城市也越来越成为中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由于奈良距离大阪和京都两座城市很近,并且有着便利且多样化的公共交通系统,很多前往大阪和京都观光的游客也会顺道去奈良观光。

旅游景点推荐

东大寺(世界文化遗产)

说到巨大的木结构建筑,很多中国人会第一时间想到故宫太和殿,然而在奈良,有一座能把太和殿整个装进去的木质建筑,那就是大华严寺大佛殿。大华严寺位于古代平城京以东,所以又被称为东大寺,武则天在位期间,于洛阳兴建大佛铜像,崇拜大唐的日本随即进行模仿,并且修建了这座巨大的大佛殿以容纳和保护佛像。

东大寺大佛殿

据考证,最初的东大寺大佛殿规模远比现在更大,但在建成后的千余年中多次毁于战火,如今的大佛殿为十八世纪初重建,后又经过多次修复,最终成了今天的模样。尽管规模较最初有着缩水,但这座木制建筑依然高大到令人惊叹,很难想象其主要结构全部由木材构成。

东大寺南大门

经历多次毁坏和重建后,东大寺已经与最初的模样相差甚远,难寻大唐遗风(反而还能看到些许宋代建筑特点),日本文化亦是如此,虽然脱胎于大唐,但在千余年中又发生了太多变化与融合,形成了虽与中华文明关系密切,又具有显著自身特征的体系。

春日大社(世界文化遗产)

佛教在日本兴起后,本土的宗教信仰——神道教却并没有被外来的佛教所排斥,两种宗教在漫长的历史中保持了非常和谐的关系,而佛寺也总是与神社共存。在佛教兴盛的奈良,也有一座规模巨大的神社——春日大社。

日式特征鲜明的春日大社建筑

春日大社于日本迁都奈良同年开始建造,最初是日本古代重要政治家族——藤原氏的家族神社,供奉着其家族守护神。春日大社位于奈良城外的春日山上,并不像佛教寺庙那样规模宏大,而是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除了藤原家族的守护神外,还供奉着诸多其他神明(毕竟神道教以神明众多而闻名,我在其中甚至看到了电气之神和房地产之神的牌位)。春日大社的建筑总体呈红白两色,并搭配上有树皮碎片压制而成的日式屋顶,鲜明美观且精致,神社中有大量复杂而不对称的回廊,让人感觉像是一座迷宫。

春日大社回廊

在参观春日大社时,有一个细节让我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anxianzx.com/caxls/1489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