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古都长安,到了宋元明清,成了被人遗忘的城市吗?是这么回事
文/燕华的小说时间图/网络
一个朝代的都城,首先是安全问题,要能守能攻,有安全屏障。其次是吃饭问题,京城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人口肯定是很多的,每个人都要吃饭,大量的粮食要有保证。长安作为中国十三朝古都,曾经繁华如梦,大唐盛世时期的长安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甚是繁华,有许多外国人在此居住然而,唐以后,辉煌无比的长安却逐渐衰落了。大宋建立后,建都东京汴梁,没有再选择长安,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唐朝末年,国家动乱不堪,经过五代十国的战乱,长安逐渐衰败,几次大规模的战争,长安城遭到破坏,长安城屡次被攻破,每次胜利者占领长安,都要烧杀抢掠一番,长安屡遭磨难,人口锐减!潼关也不再是长安城的天险,也守不住!其次是吃饭问题,关中地区连年遇灾,粮食产量已不大,不能满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朝廷都是通过漕运把江南的粮食运到长安。而黄河三门峡的挡路,使得水运只能到达洛阳,需搬上岸用骡马车再往西运,过了三门峡再搬上船,再走渭河到长安,相当麻烦,运费成本高,当时平均运一斤粮食的费用甚至超过了一斤粮食的成本,这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困难!
而开封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船可以直接到达,江南粮食经黄河直接运抵开封,这个便利是远远大于长安的!所以,宋以后的都城都放弃了长安。至于元朝,大都(北京)本就是蒙古族的首都,选择大都做为京城太顺理成章了!明清也都选择了北京(还有南京)作为首都,也正常不过,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逐渐东移,沿海城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经济发展迅速,早非西部内陆城市所能比,西安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城市,落寞也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