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天的行情,想必大家都挺厌烦了,这到底是跌,还是反弹呢?这一涨一跌(一个巴掌一颗甜枣)的,谁都难受!
如果各位不想思考的,就看下我前天发的那个图就能了解得差不多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看下前面几次的急跌调整就能知道个大概:
1.年4月份的
2.年8月份的
3.年3月份的
4.还有就是年7月份这个持续了半年之久的大箱体
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都经历了急跌、箱体筑底、反弹三个阶段。
急跌,通常是跌穿上一次拉升的底部或者是腰斩,而拉升的时候也会有所不同,前者的拉升幅度要大大高于后者,并且急跌阶段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绿肥红瘦”:跌得狠,反弹少,甚至没有反弹。
2.箱体筑底阶段往往需要有2次甚至2次以上的探底
一个完整的箱底筑底过程,往往不是一次的探底就能消化的(目前上证指数已经接近箱体上沿了,本周接下来的时日需要注意再次探底的风险),需要2次甚至以上的探底过程,来足够地消化上一次杀跌的风险,所以,大家可以看准两个指标来判定是否筑底完成:其一:两市成交量缩量亿左右,其二:大盘再次接触甚至击穿。
3.箱体筑底也分为两种:弱势筑底和强势筑底
去年3月份,只有一个底部的,是强势筑底,后续的拉升浪非常乐观;19年4月份的属于弱势筑底。强势筑底后续的反弹浪往往比弱势筑底的反弹浪要高。而强势筑底的表现特征是:绿瘦红肥(涨多,跌少),板块表现为遍地开花,反之,弱势筑底的表现特征则是:绿肥红瘦,仅有个别板块支撑,且没有持续性。
说到这里,大家就应该非常明白,目前市场的一阶段底部已经完成,开始接触箱体顶部,开启二次筑底过程了。而在筑底的箱体过程中,可以根据是弱势筑底还是强势筑底来判断后续反弹浪拉升的强度,并由此来决定我们的仓位管理。(你,学会了吗?)
那么,在反弹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