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长安县 > 长安县习俗 > 唐朝之后,长安就再未成为封建王朝的首都,

唐朝之后,长安就再未成为封建王朝的首都,

发布时间:2024/4/20 12:12:54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长安城,在我国封建社会早期一直是极其重要的节点城市,经常被拿来作为首都,统领全国的政事。但是自唐朝以后,长安城就再也没有成为封建大一统王朝的首都,直至新中国成立都没有再获得首都的尊号。长安地处陕西,地理位置优越,军事角度上易守难攻,震慑西北地区,占据战略主动权,与洛阳相似的是,两座城市都是据守我国中部地区的关键要道,且地势险要,经济发展活力高,可以形成连线。二者其一作为首都自然顺理成章。但是唐朝之后,情况发生了逆转,长安不再作为首都,而是只能在西北地区成为重要城市。

唐末五代十国将中原地区带入一片黯淡之中,群雄割据,各藩镇之间吞并加剧,作为唐首都的长安在战争中遭到破坏,且各藩镇都苦心经营自己得意的重镇,出现了诸如汴梁、南京等重要城市,吸纳了大量人口,有了人口经济发展自然繁荣起来,长安的作用被削弱。那么,长安是如何退出首都的行列的呢?

一、定都长安的优势

1、军事主动权

长安城作为唐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其选址自然要充分考量防御建设,隋唐时期,长安城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的城防设施。在地理位置上,长安南有秦岭、西北群山环绕,濒临渭河,同时有着“八水绕长安”的说法,这些天然屏障对于长安来说是形成进可攻退可守战略主动权的关键因素。

长安地处今陕西西部,对于西北地区的震慑也比较重要,此时唐朝所面临的边患威胁主要盘踞在西北方向,所以有天子坐镇,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政权也不敢贸然进犯。长安四周有雄关据守,内部与东部的洛阳连线,足以保障都城的基本生活,所以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掌握对外的战略主动权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2、经济、文化发展

唐朝定都长安还有一项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地处西北,与来自西方的外邦之间沟通交流更为方便,对构建起丝绸之路起到重要作用,长安作为首都,同时也承担了同外邦贸易的任务,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包括科技、文化等多方面成果在丝绸之路得到传播,促进了唐朝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增加了财政收入,开拓了眼界,对于唐朝开疆扩土的扩张政策起到了支撑作用。

二、长安不再为都的原因

1、环境变迁

长安之所以在唐朝之后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与那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唐末,藩镇割据吞并加剧,并逐渐过渡到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主要波及中原地区,黎民饱经涂炭,重要城市也遭到破坏,以长安城为例,安史之乱被安禄山贡献后,本就百废待兴的长安又遭受了沉重打击,而与之相对地是各大藩镇的中心城市得到发展,例如后来成为宋都的汴梁。

经过长时间的战乱,长安已经不再是那个盛唐时期的经济重镇,而是几近废墟的城市,不再具备成为国都的条件。而诸如汴梁、燕京等地却在动乱中得到保护和发展,渐渐崭露头角,成为定都的新贵。

2、政治中心东移

与唐朝时期不同,从宋朝开始,中原王朝的边患威胁一路东移,并最终移动到努尔哈赤兴起的东北地带,而相应地王朝的国都也随即东迁。对于大一统王朝来说,威胁其统治的最大隐患来自于北方少数民族势力的武装干预,为了及时应对威胁,只能相应将首都东迁。

3、经济重心南移

唐末,北方地区是战乱爆发的集中点,各藩镇混战不已,而南方相对而言得到了保存,尤其是在人口和经济领域。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随着人口大量南迁,已经超越北方成为税赋的重要来源,而运河、粮道等设施的完善,也让王朝定都不得不考虑东迁,而长安地处西北,定都于此显然不合时宜,选择更靠近运河等运输渠道的城市才是明智之选。

总结:长安城自唐朝之后就再也没有成为大一统王朝的首都,仅在后俩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中昙花一现,其原因是复杂深刻的。在盛唐时期,考虑到对西北地区边患威胁的预防,占据战略主动权,以及同西域外邦开展贸易,扩大眼界和财政收入,所以将都城设在长安。唐之后,长安没有入选国都的原因主要分为三点:一是唐末藩镇割据,皇权式微,长安城已不再是经济、政治中心,甚至成为一座被放弃的城市,而其它城市却逐渐崛起;二是伴随着边患威胁的东移,中原王朝的首都也做了相应东迁以及时应付边患;三是北方地区经过常年战乱已遭受重创,而南方相对和平,大量人口涌入,促进其经济蓬勃发展,南方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赋税的主要来源地,所以王朝的国都就要选择方便运输粮饷的城市,长安地处西北,已不具备此条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anxianzx.com/caxxs/1559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