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江城武汉在年打响“人才争夺战”的第一枪,从那时开始,国内各大城市纷纷都加入,延续至今,目前对于各个城市对于人才的争抢已经开始进入白热化和持久化,而这还仅仅只是人才资源争夺的开始,因为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各类型的科研人才。这场抢人大战还未结束,又出现新的间接的抢人方式,那就是争取国内名校到所在城市建设新的校区或者科研院所。比喻华中农业大学将在襄阳建设新校区,西北工业大学将在太仓建设新校区、西安交通大学将在郑州建设研究院,重庆则一次性邀请了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著名高校到该地建设研究生院或者其他科研院所。归根揭底,一方面是高校希望拓展自身影响力,更重要的则是城市对于人才的渴望,对于高教资源的渴望。既然高教资源对一个城市如此重要,那么国内有哪些高教实力比较强的城市呢?其实衡量一个城市的高教实力,并不是简单的归纳为有多少大学,而是要从很多个指标中进行权衡对比的。比喻高校数量、顶尖高校数量、在校学生人数、高校学科实力、高校研究生人数等等。一,北京北京市由于是我国首都,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谓国内领先,每年投入的经费也是所有城市里最多的,正因为如此,在北京造就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对国内数一数二的双子星高校,两校学科实力在国内处于绝对地位,知名度更是家喻户晓。即便不谈这对双子星高校,北京还有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这些顶尖高校,在高教质量如此顶尖的情况下,北京所拥有的高校数量也位居国内各大城市首位,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北京一城就有多达个A类学科数,相当于第二城上海的2倍还有余。第二,上海上海显然没有北京那么多的大学,也没有如清华北大一般顶尖的高校。但是上海却拥有4所高校,其中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常年位居国内高校榜前TOP5,是实力仅次于清华和北大的双子星高校。除了这两校之外,同济大学也当仁不让,在某些排行榜上也进入了国内前十位。华东师范大学作为仅有的与北京师范大学并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科实力在同类型高校中位居前列。除此之外,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也是高校中的佼佼者。第三,南京对于南京和武汉谁是我国第三大高教城市,存在很大争议。主要争议在于武汉的大学数量远多于南京,而且大学生数量也比南京多出很多,哪怕是研究生人数,也是多于南京的。但是,与南京不同的是,武汉这个城市实力比较强的大学只有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也实力不俗,中国地质大学表现一般,而武汉理工大学虽然名气还不错,学科也比较全,但是尴尬的是,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只有一个A类学科,而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学科上实力并不强。反观南京高校,虽然除了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之外,其余高校名气与知名度也不是很响亮,但是像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等等这些高校学科实力都不错,属于典型的百花齐放的模式,因此总体质量上,南京要高于武汉,武汉胜在规模上。这从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就可以看出,其中南京共有A类学科数69个,而武汉则只有52个,在武汉的52个A类学科中,武大加上华科就占了33个,占了一大半。比较巧合的是,东南大学加上南京大学,也是33个A类学科,但是这个数量并没有占到总体数量的一半,所以在这两对高校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南京其余高校的总体实力要强于武汉的其他大学,所以笔者认为南京略胜一筹。第四,武汉在上文与南京的对比中,已经说的很明确,武汉略逊色于南京,位居第四位。武汉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在校大学生人数(全日制普通高校)更是全国第一,研究生人数仅次于北京和上海,除了武汉七校之外,比较有实力的还有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海军工程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江汉大学等。五,西安西安拥有7所高校,其中知名度比较高的是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除此之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非常不错,其余的西北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空军军医大学不仅仅存在感不强,即便是学科实力,也很勉强,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虽然作为一所老牌名校,与中国农业大学地位相当,但是今非昔比,从学科评估来看,与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差距很大。西安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很厚重的城市,虽然拥有数量不少的名校,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导致经费投入不足,大部分高校实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当然有些人可能会说,西安高校的实力并没有下滑,只是宣传不够,但是果真如此吗?其实,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心态,从第四轮学科评估来看,西安获得a类学科总数只有26个,落后于杭州、广州、天津、成都,排在第九位,即使在最顶尖A+学科数上,也不到京沪宁汉的一半,甚至比长沙、合肥还少,由此看来,西安的高教不管是代表顶尖的A+学科,还是代表规模的A类总数,都只有京沪宁汉的一半,差距已经如此明显,笔者认为西安市和西安教育部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投入力度,扭转颓势,否则,后期很可能被广州、成都等城市超过。第六,广州和天津都有话语权两座城市都有4所高校,广州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其中中山大学长期位居国内各大榜单前十位。华南理工大学也表现不俗,在国内30位左右。天津则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4所,从学科评估来看,两城A类学科数相当,但是广州A+学科数显然更多,然而在A类学科数上,天津却多出广州6个,而且天大和南开都是国内前20名高校,也相当不错。第八、九、十,成都、长沙、杭州首先我来说下杭州,虽然杭州A类学科总数达到了44个,仅次于京沪宁汉,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些学科数都几乎来源于同一所高校,那就是浙江大学,这只能说明浙江大学学科实力确实不错,但是从城市角度来讲,杭州只有一所高校,高教实力并不强,这从杭州研究生人数和在校大学生人数就可以看出端倪,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位列第12位,甚至还不如哈尔滨和重庆。成都有5所高校,双一流总数达到了8所,但是除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之外,其余高校实力都一般,所以胜在数量,而长沙虽有3所高校,但是总数只有4所,而且国防科技大学一般性质特殊,不作为评比,另外湖南大学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甚至只有5个A-类学科,连一个A类学科都没有,这也是为何湖南大学降级为双一流B的根本原因。当然,这只是按照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分析得出的,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很快就会出炉,到底谁的高教实力更强,相信很快会有新的答案。
城市高教实力前十排名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稳居
发布时间:2024/3/4 2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