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的城市历史悠久,其中唐代的长安城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长安在唐代不仅仅是一座政治文化中心,更是世界向往的大都市。长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盛极如长安,还是在文化建筑上,长安为后来的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直至清朝,这种影响仍然存在。同时长安也是对外交流的重要纽带,近处的日本、远处的中亚,都会长安抱有向往之情。
唐代的长安是世界都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人被长安富丽堂皇的势力和外表所震撼,同时这些人也为长安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交流形式,例如贸易交流、文化交流等。长安,是世界各地向往的地方,同时也可以称为当时的国际中心,包容万千,是国际精神的滋养之地。
一、长安是一座重要的政治中心
长安城不是由小村落发展起来的一座城市,而是人为建立起的一座城市。自建立之初,就被带有国都的称号,从隋朝开始,到唐代,长安逐渐完善发展发展,成为后世建立都城的典范。长安一共分成了三大部分,一是宫城,这里是政府办公的场所,二是皇城,这里是皇帝起居生活和办公的场所,三是京城,也被称为外郭城,则主要是百姓居住的场所。长安城的设计很有探讨价值,整座城的布局,体现的是古代宇宙论,皇城里的太极殿正对应天上的北极星,象征着天子是替天行政。由此可见,长安在建设之初,是为了体现新王朝的一统性、正统性。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长安的城市功能处于世界先进水准。唐初,长安为了规范市民管理,实行了坊市制度。从小到大看,一个个民户被包围在里坊当中,里坊则被分成一块块的,并且有规划地被分配在长安城当中。唐政府以里坊为一个单位,设置里正进行管理,类似于现在的街道管理处。同时长安成为了保证百姓的娱乐饮食消费等活动,还设立了东西市。随着商业的发展,超过了一定的里坊,使得里坊之间互通,到了唐代后期,出现了夜市,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二、长安是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国际大都市
在唐代长安,可以见到数量最多的外国人,也可以品尝世界各地的异域美食。长安由于其包容性和经济繁荣程度,所以人口迅速得到发展,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城市。这里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包括皇帝官员军人,也有市民百姓,同时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贾、士人等,也包括来自其他国家的外来学者、商人、使者等。由于异域风情所带来的新文化、新视角,所以长安还是一座文化创新程度极高的城市。例如唐三彩充分体现了各种不同文化的包容和交流,唐三彩中的钴蓝实际上是域外带到长安的。
除了外部的交流之外,长安的包容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政治当中的包容性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外域人口如果在唐朝娶妻生子,那么就可以永久居住在唐朝,甚至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例如日本人晁衡,通了科举考试之后,做到了三品官。
《日本国史略》记载:“阿倍仲麻吕……从遣唐使西游,为留学生……性聪敏,好读书,唐玄宗爱其才而厚遇之,于是更姓名为晁衡,遂入仕于唐,官至秘书监。”
三品官在唐朝是一个涉及到官僚核心的级别,可以接触到唐朝政府的很多政要机密。由此可见,当时的对外开放程度是很高的,体现了极大的包容性。
结语
长安城的繁华地位在世界上维持了三百多年,不论是对中国,还是对周边其他国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涉及面之广,是整个中国古代史都不可企及的。建筑、文化、人文脚力、对外程度等都具有重大意义。长安城代表了中国古代最为辉煌的时刻,从自身来看,长安对后世的中国影响深远,留下了不朽的宝贵遗产。从对外关系上看,长安城是当时的世界中心,很多国家派遣使者前来学习,包括制度、文化、农业等方面的模仿,使得长安成为当时竞相模仿的对象,例如日本派遣多位使者到长安学习,这些人将在唐朝积累到的经验,传播到了日本,所以在今天,在日本仍然可以看到很多仿唐代的建筑。
参考文献:
《日本国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