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加快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
形成万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超高清视频是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创新协同发展,重点依托广州、深圳、惠州等珠三角核心区,发展新型显示产业,推进摄录设备、终端显示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万亿级战略性产业集群。
这是离地球1亿5千万公里外的太阳,去年日环食当天,广州一家企业用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国产8K+5G摄录机拍下了这些画面,并在网络同步直播。
目前,企业已经发布第二代产品,并实现量产,弥补了国内超高清摄录设备的产业空白,并计划在年底推出性能更高的新品。
凭借独特的竞争力,今年上半年,企业接到了上千万元的订单,比去年增长近10倍,这一切有赖于上下游全产业链的紧密协作。
当前,广州正在打造“世界显示之都”,已初步形成研发、制造、内容和应用在内的全产业链条。
惠州而在离广州多公里外的惠州,跨区域的产业协作也让当地的电视机、超高清机顶盒等终端产品独具竞争优势。
方鸣山常年往返深圳、惠州两地,年,他从深圳一家芯片公司来到惠州这家终端制造企业,近年来,他明显感受到两地的合作愈发紧密。
今年,企业成功开发了WiFi路由产品的漫游组网功能,实现热点无缝切换,解决了WiFi信号覆盖差的问题。目前,研发团队正在研发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机顶盒,将实现机顶盒软件的全国产化。
目前,广东已形成广州、深圳、惠州3个产值超千亿元的超高清视频产业集群,而随着大湾区轨道交通的不断完善,特别是赣深、广汕两条高铁开通后,从惠州坐高铁出发,有望18分钟到达深圳北站,35分钟到达广州东站,广深惠三地的产业协作也将愈加紧密,预计到年,广东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中新广州知识城
总体发展规划实施一周年:
产业集群崛起高端人才集聚
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年)》。如今,《总规》实施满一周年,随着一个个高端产业和综合配套服务项目插标落地,纸上蓝图实实在在地绘在了中新广州知识城的土地上。
中新广州知识城编制的《落实〈总规〉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项重点任务和个重点项目。一年来,知识城共举办集中签约动工投试产活动7次,创维智能、广电运通等个项目动工建设,总投资约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生物制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集群迅猛崛起。
伴随产业发展,知识城也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高端人才纷纷前来。为此,知识城创建了全国首个“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零跑动’”服务中心,推动试点业务“一窗受理”“容缺受理”、高端人才互认等人才综合服务。目前,知识城已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人,居全省前列。同时随着科教创新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到今年9月,知识城各研究院在读研究生人数将超过名。
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线全线贯通
与佛山地铁3号线顺利“牵手”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又有新进展。今天(29日),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线全线贯通,与佛山地铁3号线顺利接驳,项目通车后将成为广佛同城化的又一条“交通大动脉”。
今天(29日)上午11时,随着盾构机顺利到达接收井,佛山地铁3号线北滘新城至高村站隧道区间实现双线贯通,可与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线在北滘新城站实现换乘接驳,直达广州南站。
据介绍,该区间段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团队通过盾构机刀具改良、地质渣土改良、严格跟踪盾构掘进参数等措施,克服了掘进过程中地质上软下硬、穿越桥梁旧桩、易发生地面沉降等难题。
新闻特写:
校园安全的守护者
开学进入倒计时,织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全力保障师生安全,是全省各地开学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位中学校长的视角,来看看校园防疫的日常。
陈冰锋,是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的副校长,他戏称自己就是同事们眼中的“找茬”代言人。这几天,他一遍又一遍地带领老师们重复防疫安全演练。一个在旁人看来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在他这里就是不行,必须重头再来。
经过反复整改,演练总算结束了,简单交代几句,陈校长又马不停蹄地往高三教室走。
作为负责校园防疫的主管领导,整个假期,从制订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到精准掌握师生行踪和健康状况,再到防疫物资准备、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样样工作都得稳扎稳打、周密细致。
开学后,随着人流量的加大,学校面临的防疫压力将会更大。陈冰锋说,校长们就是校园的“安全”关卡,责任越大,关卡就要越严,要尽最大努力保障师生安全。
广东日化品包装增加分类回收标识
减少40万吨碳排放
年11月以来,广东省工信厅推动全省日化行业开展产品包装增加分类回收标识试点工作,探索从源头促进塑料废弃物分类回收。目前,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预计可减少约40万吨碳排放。
立白集团是第一批响应的日化企业,并率先在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洗洁精和洗衣液品类产品包装的显著位置,增加了分类回收标识。
试点开展以来,立白集团已在多款超过1亿件产品的包装上增加了分类回收标识,并上市销售。此外,企业还通过改进产品包装材料,进一步扩大可回收包装范围。
这家去年新成立的日化洗护品牌也主动响应,旗下已有25款共计20万件产品的标签都增加了回收标识,未来一年预计还会有50万件产品增加回收标识。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广东已增加分类回收标识的上市产品数量累计超过5亿件。按行业专家测算,若这些外包装得以有效分类回收再利用,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40万吨。下一步,广东计划将试点工作推广至护肤品等其它化妆品的包装种类,适时扩大产品品种和领域。
编辑:李文静
主编:张彦冰
二审:杜 曼
三审:张琳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