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长安县 > 长安县小吃 > 建设文化强省打响陕西文化品牌长安画派篇

建设文化强省打响陕西文化品牌长安画派篇

发布时间:2021/5/26 18:07:10
程少为在哪里出诊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231864.html

赵望云(—)作为长安画派奠基者和创始人,他“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画风质朴、浑厚,创作内容十分广泛,凡是足迹所到之处,都留有反映祖国风貌的佳作,郭沫若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写诗评价:“从兹画史中,长留束鹿赵。”

1.心怀天下执笔为民

年,赵望云出生于河北省束鹿县一个兼营皮行生意的农民家庭,取名赵新国。清苦而充满乐趣的儿时生活磨炼了他坚毅的性格,也使其多才多艺。

赵望云·春回大地

赵望云在自传中写道:“绘画、音乐、戏剧曾成为我废寝忘食的嗜好,特别对于绘画。记得我四五岁时,即用笔墨学习乱涂……以绘画作为精神的唯一寄托,同时自己感到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已产生从事这一事业的想法。”

由于父亲早逝,赵望云在15岁时就离开学校到皮店当学徒。年,他在表兄王西渠资助下赴北平京华美专学习美术学习绘画,年,正式改名赵望云,他的第一批作品取材于北京西郊村巷、田间的民间生活情景,描写了社会底层的苦难生活。

年,赵望云的作品集《田园集》由天津《大公报》代办部发行,得到《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的欣赏,并聘他为特约旅行写生记者,以绘画代新闻的新形式来纪实地报道民间生活。自此,赵望云展开了自己绘画艺术的崭新旅程,“终日坐着大车,夜宿小店”,奔波在华北平原的田野、村头,白天观察、体会生活,夜间埋头作画。

赵望云·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年《赵望云农村写生集》出版,那时赵望云的绘画手法相对简单和粗糙,但画面中散发出的那种自然、质朴的与大众息息相通的泥土气息和由对现实的深切关照而传达出的人文情怀却感人心扉。他在自序中写道:“我是乡间人,画自己身历其境的景物,在我感到是一种生活上的责任,此后我要以这种神圣的责任,作为终生生命之寄托。”

年在南京举办的“赵望云旅行印象画展”获得了当时文化名流的高度评价,徐悲鸿、田汉、萧乾等都为画展提供了很多帮助,徐悲鸿为画册亲笔题笺。

“七七事变”后,赵望云被推选为“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先后辗转南京、武汉、长沙、重庆等地,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抗战宣传中,主编《抗战画刊》,以笔为枪,撰文作画,出刊30多期。

赵望云·秦岭林区写景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赵望云从未间断农村写生。他的作品给中国画坛带来一股面向大众、面向生活的新风,题材的扩大及经世致用的功能也使其成为艺术大众化趋向的先驱,“平民画家”蜚声四海。 

2.给长安画派趟出一条路

年1月,赵望云在重庆举办西北写生画展,郭沫若为此题诗,周恩来也参观了画展。春夏之交时,赵望云与关山月、张振铎谋划再到大西北写生,为筹集旅费先后在西安和兰州举办画展,当地人士极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anxianzx.com/caxxc/1067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