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来,刘大爷经常出现乏力、多汗、怕冷等症状,睡眠时好时坏,头昏脑胀,时有胸闷、心慌,上腹有饱腹感,皮肤有游走不定的烧灼感……种种症状让他认为自己身患疾病,为此常常紧张不安、时有情绪低落,自感痛苦难耐。
为此,刘大爷进行了血液检测、胃镜、心电图等多项身体检查,均无查出任何的异常。尽管各项检查报告显示正常,他仍坚信自己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出现问题了,并且确实存在身体不适,但服药效果不明显。
考虑到刘大爷目前的症状,决定转诊心理科。经医生详细诊断后,确诊为“躯体形式障碍”。
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是临床上的一类常见心理疾病,属于神经症的一类表现形式,临床表现常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和疼痛,而经反复诊查常没有发现器质性的病变解释其症状。其中临床症状上,以头部、颈部、腹部、背部、关节等部位的疼痛及嗳气、反酸、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为主,但有的患者也会表现为一些类似神经系统的症状,因常常容易与躯体疾病混淆,并且通常病程长,这类患者长期受其困扰而反复就医,而患者及家属常花费巨大的精力和金钱,也没能获得正确诊治疾病的方案。但是如果能及时到专业的科室就诊,及早使用适当的药物和心理治疗等治疗方法,通常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该疾病患者常见的躯体不适表现:
1.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反酸、腹胀、消化不良等;
2.异常的皮肤感:痒、刺疼、酸疼、麻木感、烧灼感、紧束感、沉重感、胀肿感等;
3.躯体疼痛:头痛、颈背痛、腹痛、四肢痛等;
4.呼吸循环系统异常:胸闷、心慌、气短等;
5.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咽部异物感、肢体无力、手脚抖动等;
6.泌尿系统不适症状:尿频、排尿困难、尿不适等。
如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我院心理科杨学平副主任医师表示,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并且和躯体症状互为因果,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需要配合药物治疗缓解抑郁焦虑等问题,等到抑郁焦虑问题缓解后,躯体形式障碍的不适症状也随之消失。
其次要进行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CBT及正念减压治疗MBSR都已被证实对躯体化障碍有效,可以帮助患者纠正错误的认知及应对方式,增强患者的适应力。
杨学平副主任医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