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十二年二月,刘邦怀疑燕王卢绾造反,派大将樊哙以燕国相国的身份,率领大军前去平叛。樊哙刚走到半道上,年老多病而又疑心重重的刘邦,得到消息说樊哙在自己死后,将带兵杀死自己心爱的女人戚姬和她的儿子赵王刘如意。
刘邦听闻消息顿时大怒,破口大骂,“樊哙看见我生病了,是希望我早点去死,好投靠吕后啊!”。立即命令陈平拿着皇帝的诏命,带着大将周勃前往樊哙军中,一到军中立即斩杀樊哙,让周勃代替樊哙讨伐卢绾。
这给陈平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该如何处置,非常考验陈平的政治智慧。有人也许会说,拿着皇帝刘邦的诏命,按刘邦的意思办,杀了樊哙就是。呵呵,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
刘邦
事件的人物背景
要弄清楚此事的复杂性,先得搞清楚事件相关人物的背景。陈平是谁?陈平是刘邦集团除了张良之外,最著名的智谋之士,善出奇谋,多次在危急关头救了刘邦的性命,居功至伟。
但,陈平也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个人特征,他是半道才加入刘邦集团。在之前先后投奔过魏咎和项羽,虽算不上像吕布那样,被人称为“三姓家奴”,但他对刘邦的忠诚之心,一直倍受质疑,特别是刘邦集团中的核心人物,大多数都持有这种态度。
同时,陈平身上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他的人生有重大污点,有“盗嫂受金”的坏名声。陈平年轻的时候,因为家里穷,很大年纪了也没有娶到老婆,被人怀疑与自己的嫂子私通。与兄嫂私通这样的行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非常致命的品德污点;投靠刘邦后,又被人告发收受军中将领行贿的金子。刘邦之所以让陈平在军中居高位,完全是因为陈平有无人可以替代的突出才能,是典型的既用之又防之。
人品和忠诚度都有严重问题的陈平,对处理这样重大的敏感事件,有着非常突出的影响。但如果是刘邦从沛县出来的老兄弟,或者是刘邦非常信任的人来处理这件事,如张良、萧何或曹参等人,就会好很多,处理不妥也没有大问题。但对于陈平,却很艰难,稍有不慎,就是性命之忧,万丈深渊!
樊哙又是谁?他可不仅仅是一个屠狗的武夫这么简单。樊哙沛县人,是最早跟随刘邦打天下的老人,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对刘邦忠心耿耿,深得刘邦信任。
鸿门宴上,樊哙手持剑盾硬闯入项羽大帐,救刘邦逃离虎口。军队打下秦都咸阳后,刘邦贪恋咸阳的宫殿和美女,留下不愿走了。只有樊哙敢闯入刘邦的后宫,劝谏刘邦退回霸上驻军。
樊哙还有一层重要的关系,他娶了皇后吕雉的亲妹妹吕媭为妻,是吕雉的亲妹夫,也是刘邦的连襟。正因为这层关系,樊哙既是刘邦最亲近信任的大将,也是皇后吕雉最坚定的支持者,同时也是太子刘盈继承皇位最有力的保障。当刘邦与戚姬预谋废黜太子刘盈,改立赵王刘如意为太子时,樊哙反对最坚决,情绪最激动,甚至扬言,如果改立太子,他樊哙将誓死不从!
鸿门宴
事件的敏感时间节点
刘邦命令陈平,去樊哙军中执行诏命的时候,大汉王朝正处在一个非常敏感、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刘邦因在征讨英布的作战时,中了流箭受伤,之后一直大病不起,再加上刘邦本就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所有明眼人都清楚,皇帝刘邦将不久于人世了。
大汉王朝将面临着重大的变局,朝堂的政局将风起云涌。太子刘盈年纪尚小,性格羸弱、心地纯良,皇后吕雉正当壮年,英明果决、性格刚强,具有丰富的政治管理经验和政治智慧。刘邦去世之后,朝廷大权一定会落入皇太后吕雉的手中。而吕后的心狠手辣,在诛杀淮阴侯韩信和梁王彭越时,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聪明智慧的陈平,一定会看透这种复杂的朝堂局势,也一定深知吕后的为人和手段。抛开妹夫亲情这一层关系不说,刘邦去世后,手中掌握军权而且在军中威望崇高的樊哙,是吕后心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吕后要重点确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