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作家龙应台在文中表述:她朋友家女儿8岁时表现出卓越的绘画天赋,可18岁时抽烟、纹身、与男友同居,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她感悟到:“其实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限’的。”
看到本该充分发挥特长,收获灿烂人生的孩子,如今却走入弯路,龙应台不无遗憾地说:
“我不认为她的父母现在有资格去批评他们的女儿,因为一直以来,她的父母只顾着自己,从没重视过她的教育问题。现在再想教育已经不可能了,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因为父母的教育功效已经‘过期’了。而且她的父母在‘有效期限’内也没努力过。”
是啊,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在孩子童年时期缺席,疏于管教,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各种问题都凸显出来了,才开始疑惑:“好好的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
其实不是孩子变了,是父母自己在有效期内没有好好把握,错过了孩子的成长。此前疏于的陪伴、沟通、了解,早就给今天埋下了种种隐忧。
0-10岁,是孩子最依赖父母的十年,也是父母有效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
当孩子渐渐长大,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而且同伴、老师、学校渐渐占据了孩子生命的大部分,父母的作用就越来越小了。
这时候,父母再花多少时间、心力,也很难对孩子有实质影响,只剩下叹息、后悔的份儿。
所以各位家长,一定要趁孩子还小,趁自己还在做父母的有效期限内,好好珍惜,别在这最关键的几年偷了懒。
1
该给孩子的陪伴,一点都不能少
2
该教给孩子的规则、独立、责任、习惯
一定要趁早
有些家长嫌管孩子麻烦,要学习很多科学方法、费很多心思,认为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有些家长平时没时间陪孩子,出于补偿心理就对孩子无限宠溺;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不重要,长大了再来管就行。
小时候不舍得管,青春期不敢管,长大了管不了,这就是很多家庭教育的现状。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语是有道理的。
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最重要的就是童年早期,越大越难纠正,有些甚至会根深蒂固地伴随他一生。
所以教养孩子,一定要趁早。
孩子6岁前,一定要进行规则教育,不合理的需求,坚定说“不”,不当的行为,严肃制止,并说明原因。
随着孩子成长,要舍得放手,从生活中日常小事做起,培养他独立的生活能力和思维。
孩子犯错了,不帮他逃避、找理由,鼓励孩子勇敢承担责任,让孩子懂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孩子该养成的规律作息、热爱阅读等良好习惯,一定从小就要重视起来。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短短的十年,愿每一位家长都不要错过。
千万不要奢望着等孩子大了再去努力、弥补,那个时候就为时已晚了。
叮当幼儿园招生信息!
招生对象:2岁半—6岁适龄儿童
招生时间:即日起
办园形式:小班、中班、大班报名须知:
①幼儿出生证明及户口本复印件
②父母身份证复印件
③幼儿预防接种证疫苗复印件(已接种的查验证明)
④幼儿体检表(家长医院进行体检)
报名、
范老师:
饶老师:、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