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20日下午三点半,遂宁文史研究蓬溪座谈会于小城故事召开。胡传淮、薛恒渊、岳敦云、李映海、邓尚培、蒋春喜、陈显超、陈代全、陈代坤、陈名扬、陈炼等先生出席。
座谈会开始,由胡传淮先生介绍今日座谈会主要议程:一、遂宁姓氏文化研究最新成果;二遂宁历史文化研究最新动态;三、针对姓氏文化研究和遂宁历史研究进行自由发言。
遂宁陈氏万源公房族谱编委会主任陈显超首先发言,主要介绍了本姓族谱编修缘起,其支族谱的特色,编修族谱中古谱与古碑的发现、整理,联系祖籍地的历程,清理世系的困难与经验,经费乐捐的情况,等等。陈显超先生指出,正是因为编委会成员的无私奉献、协同一心,全体族人的大力支持,才能有《遂宁陈氏万源公房族谱》的成功修成。最后,陈先生代表陈氏族人向蓬溪文史界赠送了四套族谱。
遂宁陈氏万源公房族谱编委会副主任陈代全介绍了进入编委会后加快编修进度的历程,编委会的架构,经费筹集的难度,费用支付的公平性,以及对陈氏家族团结力的感受,重点感谢蓬溪文史界以胡老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的文化支撑。陈代全先生指出,本支族谱佐证资料丰富,逻辑性强,做到了融合古今筑造编排特色,世系图为亮点之一,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多提意见,以便为遂宁其他姓氏族谱编研提供参考价值。
胡传淮先生发言,首先祝贺遂宁陈氏族谱顺利发行。他认为本部族谱内容丰富,为遂宁历代陈氏族谱之最,为集大成之作,功莫大焉。接着,从三个方面向大家分享川中文史研究动态:
第一,近期出版或即将出版之著作。杨世洪、胡传淮著《遂宁史话》已正式出版,该书为遂宁市史上第一部通史。
蒲文常《四川方言谚语》、邓尚培《遂宁名诗赏析》即将出版。古籍整理方面,胡传淮点校《烬余录》收入《江口沉银历史文献汇编》,已正式出版。胡传淮主编《张鹏翮诗集校注》,胡传淮、李宝山点校席书著《元山文选》,罗莹点注译《张船山判牍》,胡传淮点校《遂宁张文端公全集》即将出版。成镜深、胡传淮、罗刚锋、陈名扬、岳敦云、罗锦、胡兴明等编《遂宁文苑英华》,罗莹等注《吕潜诗集注》已立项整理。另外,胡亮、李宝山编《陈子昂论文集》也将于近期出版。
第二,学界近来对遂宁文史进行研究的重点。重庆工商学院康心莲教授带研究生作张鹏翮诗歌研究,川师大段渝教授带研究生对清代遂宁张氏家族进行研究,川师大张海教授带研究生对吕潜诗歌进行研究,西华师大金生杨教授带研究生进行席书研究,黑龙江大学许隽超教授带研究生整理清代周煌(张船山岳祖父)《海山存稿》,兰州财经大学陈张林教授进行杨甲仁研究,胡传淮、谢添整理钟瑞廷著作,陈名扬重点研究南宋及明代遂宁历史文化,罗锦重点研究射洪杨最及其家族,胡兴明重点研究大英家谱和历史文化。胡祖富撰陈子昂电视连续剧《风骨长安》40集,已开拍。张鹏翮电视剧连续剧,正在筹划中。
第三,遂宁文史新史料之发现。学界新近发现了一些十分珍贵的遂宁老家谱,为遂宁文史研究提供了新史料。主要有:明代东川相国遂宁吕大器家族《吕氏家谱》,明代蓬溪县河西今大英县玉峰镇举人李映枝(其子陕西延安知府李养裕)家族《李氏族谱》,清代蓬溪县西乡今大英县蓬莱镇举人覃怀瑾家族《覃氏族谱》。今后将组织有关人员对这些族谱进行整理和研究。
8月16日下午,罗锦与射洪明代进士杨最后裔杨清君和《射洪县新版县志》主编杨泽迟先生交流,得到了大量的家族资料。
8月18日下午,罗锦与李宝山下午一起拜访了射洪市原政协文史委主任罗刚峰老师,并得到杨氏家族的《愧菴遗集》已经正在点校之中。并于不久之后即将出版。在交流之中,我们并看见由四川图书馆主编的、四川大学出版的《四川全图》函套装。整套地图一共页。涉及全川各市、县的山川地理、河流、经济等人文内容。
接着,陈名扬先生介绍了近年新见史料——万历《潼川州志》的情况。该书现藏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为善本,是原潼川地区保存至今最早的州志,内容十分丰富,对明代四川历史特别是涪江历史文化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陈名扬提及,通过该志对南宋遂宁府宗室进士进行了详细研究,佐证了南宋遂宁府丰厚的人文底蕴与经济活力,对国宝宋瓷的主人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其次,万历《潼川州志》还保存了明代遂宁学者陈讲所撰嘉靖《遂宁县志》序,佐证了张鹏翮在康熙《遂宁县志》中提及的明代县志史实。另外,谢东山编修嘉靖《射洪县志》的史实也在该书中首次发现。他近年对明代遂宁学者陈讲、杨名、席书生平进行了系统研究,所撰写的相关论文将陆续见刊。最后,陈名扬指出进行蜀中阳明学案研究的必要性,其中,以席书、杨名为中心的遂宁阳明学案将是一个亮点。
邓尚培先生发言,他认为“得语文者,得天下”,指出语文课程中诗歌赏析的重要性。邓先生为编辑《遂宁名诗选析》历时一年,选择了从唐至清计五十位遂宁诗人所作的六十首诗词。作为《蓬溪邓氏家谱》主编,邓先生提出了成功修谱三要素:一要有一批热心人,二要搜集丰富的史料,三要经费充足。
岳敦云先生认为,陈氏族谱为功德工程,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做成一件事很不容易。正因每位家族成员都付出了辛劳,所以最终修成正果。最后预祝遂宁文史研究更上一层楼。
李映海先生指出,陈氏族谱作为遂宁姓氏文化研究最新成果,从设计到版面到规模,可谓既严密又创新,内容紧凑,规模巨大,可以作为参考借鉴,促进遂宁其他姓氏族谱的编修。同时也希望遂宁姓氏文化研究界创作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蒋春喜先生指出陈氏族谱令人深感震撼,希望遂宁文史界更加重视姓氏文化的研究。
?薛恒渊先生指出,陈氏族谱编修最终成功,离不开人的努力。只有编过族谱的学人才知道族谱编修之艰辛。最后特别指出,姓氏文化研究需要走出家乡,与全国其他地方学者进行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陈显超先生结合各位专家的发言,补充了一些家族历史的传说,并对正在建设的传统农具展示馆进行了介绍。
座谈会最后,陈炼先生对其祖父蓬溪知县陈书丹与蓬溪之历史与在座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
各位先生发言结束,胡传淮先生对本次遂宁文史研究蓬溪座谈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座谈会开得很及时,充分展示了近年遂宁学界对姓氏文化研究、历史名人研究、古籍整理研究等作出的贡献,以及遂宁文史学界的研究近况,这将对川中历史文化研究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与借鉴作用,带动更多的学人及民间爱好者加入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