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上,展示着建国以来全国各省、各行业、各种类型的粮票多张,花花绿绿大小不一。
还有保存完整的连环画、甚至还有七八十年代钟楼、大雁塔等西安景区的塑料门票……具有强烈的年代感。带着好奇,我们绕馆一圈,发现老吕的馆藏真是不一般。有曲江寒窑、钟楼、西安动物园、大雁塔等景区的门票,那时候的门票还是塑料版本,如今早已绝迹。有如今见不到的烟盒,大约有四十多种,如西安本地的有“秦岭”“延安”“大雁塔”等品牌香烟,全部都是软包,而且当时的香烟没有过滤嘴。有80年代“西安啤酒”的商标、尼康老相机、板凳枕,还有不少出自“长安书店”的秦腔剧本等。村南的环山公路随着我们观看,老吕一边给我们介绍。
“这些秦腔剧本都是50年代的,现在市面上已经买不到。”“那时候买东西光有钱不行,必须有粮票,买衣服有布票、买肉要肉票,还有自行车票。”这个记忆小馆里,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一枚门券、一张票证、一枚烟标……无论大小物件,印制的图案都非常精美,有名山大川、文化艺术、江河湖泊、珍稀动物、风土人情等等,就像集邮一样,通过这些小小的物件,就像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一样。曹村最平凡石头爷
和老吕闲聊之际,说起老吕的收藏之路,他仍记忆犹新,说到与收藏的结缘,其实也很偶然。年轻时候,他在旧货市场买书,有时候会看到里面夹着粮票,由于很感兴趣就保存下来。从那以后,老吕就与粮票结下了不解之缘,靠着省吃俭用、“厚着脸皮”向亲戚和邻居讨要、写信与远在外地的朋友交换、逛收藏市场等方式,慢慢地拥有了覆盖全国各省的粮票,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有军用的、也有民用的。从粮票入手,老吕兴趣越来越大,看到一些有年头的物件,也会想法设法收藏,时间长了,藏品越来越多。后来,老吕说服家人“征用”了二楼、冒雨跑建材市场……一番辛苦后,终于办起了这座“终南记忆馆”。曹村最幸运石头爷
老吕说,虽然这些粮票、老烟盒等物件已经被淘汰或者不常用了,但却记录了7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历史的见证,希望更多的年轻人看到并了解,珍惜现在的生活。确实,这些物件都不值钱,它们更像是一种回忆,包含着一种感情,对老吕来说,每一件藏品都是一段记忆,看到他们,都会不由得想起收集这件藏品的来龙去脉,一定是颇有成就感。对我们参观者,更多的是一种强烈的代入感,或许某一件藏品会掀起你内心深处早已尘封的往事。所幸,老吕的记忆小馆将持续免费开放,如果你有兴趣,也不妨前往一览,当你驻足不前时,不知会想起谁?长安村史